笔墨评语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网 > 评语大全 > 导航

国庆节的习俗

发表时间:2025-06-05

国庆节的习俗(集锦二篇)。

国庆节的习俗 篇1

国庆节是国家的节日,也是整个国家人民的节日,象征着一个国家在神洲大地上真正的崛起了。

中国,一个令华夏子孙骄傲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辛酸又有谁知道呢?为了这一天多少华夏英雄倒下了,他们不曾看到国庆的热烈,也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但是正是他们,像他们这样的人,为了信仰,为了人民,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国庆节这天,他们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的信仰从来没有停止过,哪怕是一刻,经过一辈子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终于换来了10月1日这天,中国人民最自豪的这天。

国庆的由来,就是一个国家的由来,也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见证。

国庆节的'习俗: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为庆祝国庆,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者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国庆节的习俗 篇2

【关于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 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委员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拓展】

【国庆节的习俗】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国庆节的.习俗免不了的就是阅兵仪式,自从1949年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并有兵队的展示后,往后的阅兵仪式就成了国庆佳节的必备节目,也就成了一种习俗。由于国庆节是中国人民的法定假日,无论是小孩,大人还是老年人,这一天都是属于休息状态,很多家庭会选择在国庆节除外旅游或逛街,而在这节日很多商场亦会打出折扣等优惠活动,这个节日里,你能感受到的就是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

现在主要介绍最受关注的习俗:天安门升国旗仪式以及阅兵式。

天安门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是每一天都会完成的,但在国庆节这一天会分外受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杨扬升起是令国人振奋的,在标志着国家正式独立复兴的特殊日子里看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已经成为一种国人的习俗。

阅兵式:在1950年至1959年期间,每一年的国庆日都会举办大型的庆典活动,而在这期间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阅兵式,到后年由于奉行了勤俭建国于是改变成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每一次的阅兵式都有着进步,有着创新与完善。

在阅兵式的进行中我们可以看到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庆祝游行队伍,他们身穿自己少数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地进场示意向国人带来他们族人对国家对人民的祝福,也会有学生队伍带着天真的笑意向国人展现中国花朵的朝气,还可以看到一些民兵大队,陆战部队,海军部队,更会有新式作战武器的展示。国庆节的阅兵式不仅仅是与国人同分享国家的成果,与国人分享富强的喜悦,还是想国际展示中国的强大。

    笔墨评语网小编为您推荐国庆节的习俗专题,欢迎访问:国庆节的习俗

文章来源:http://www.bmrbh.com/pingyudaquan/111427.html